• 天津河东区幼儿园

新闻中心

NEWS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 

贝美蓝天幼稚园

固话:022-59668789    

手机:19902009726

微信公众号:贝美蓝天幼儿

 

 

 

别再说:“别哭了,勇敢点”,6招教你高质量对话幼儿

在幼儿园,当孩子哭泣时,幼师的你是不是这么安慰过:“乖,你长大了,不要动不动就哭哦,勇敢点。”

当孩子画好后但纸上留有些空白时,你是不是说过:“你想想看,这块空白的地方还能再加点什么?”

……

在幼儿园,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对话是最为频繁。但如果你细细去听,你会发现,很多时候师幼的对话是没有意义的,这样是不能真正支持孩子成长。

今天,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几个常见师幼对话时出现的问题,并给予适当建议以实现高质量的师幼对话~

当孩子需要安慰时

案例1:孩子哭泣时,老师为了安慰孩子,常会这么说:

“怎么动不动就哭了,像小班的弟弟妹妹呢”

“勇敢点,没什么大不了的”

“老师最喜欢有笑容的孩子,你再哭啼啼,老师不喜欢你喽”

原因分析:首先,老师了解到孩子的情绪,并给予安慰,这是对的。

其次,老师安慰孩子的目的,仅仅是想制止孩子哭泣,而没有真正去了解孩子的情绪。

最后,看似是言语安慰,但常常是老师对幼儿的单方向的言语,孩子并没有参与其中。

你可以试一试:

▲ 遵循“先支持情感,后解决问题”原则,这就要求老师要先认同孩子的情感表达,并给予空间发泄。

▲ 对于孩子的某些情绪,他可能哭完就没事了。老师应关注的是,那些发泄完仍情绪低落的孩子。

▲ 与孩子对话时,老师要鼓励孩子去说,但不要随意打断或扮演“教育者”的角色。

当幼儿间发生冲突时

案例2:区角活动时,好多孩子都想去娃娃家玩,但进区规则写只能5个人,结果,小朋跑来找老师,“张老师,现在这里已经7个人了,我也想进”。

老师问:“当然不行,进区规则有写的,你去找找最后进去的是哪两个,请她们也出来。”

原因分析:首先,老师反问幼儿,看似是在帮助幼儿思考。

但是,你会发现这样的对话,并不是教孩子如何去解决冲突,而是老师做法官,判断对与错。结果是助长孩子告状的行为。

其实,老师应该引导的是思考不同人的行为和情绪感受,而不是总想着找别人的问题。

你可以试一试:

▲ 对于小问题,老师要给孩子一定空间,并鼓励孩子自己去面对冲突,并尝试解决冲突。

▲ 如果是需要老师解决的问题,那么请当事双方来讲清楚问题,并将解决方案说出来,而不是让老师来做决断。

▲ 让孩子能看到双方存在的问题,再想着解决,虽然可能耗时,但这样更有助于开展高质量的互动。

当幼儿解决问题时

案例3:小蓝午睡后自己穿衣服,但一直在努力穿。王老师走过去,和小蓝说:“你看衣服这么好看,你要好好穿哦。”

原因分析:首先,当孩子解决问题时,老师并没有看见儿童,看到其遇到的问题。

其次,老师的回应完全是背道相驰,根本无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。

最后,老师与幼儿的对话,应该是了解孩子现有能力的基础上,再给孩子以指令的支持,从而帮助孩子去解决问题。

你可以试一试:

▲ 了解孩子现有的能力,以及遇到的问题是什么。

▲ 对孩子在操作活动中的困难,老师就拆分各个步骤,以清晰的指令来帮助幼儿去练习,帮助幼儿获得成就感。

当幼儿游戏时

案例4:小红和小黄在那儿挖沙,不停地玩里面挖。

陈老师跑过去问他们:“你们在干嘛呢?”

两个开心地说:“挖沙子。”

陈老师说:“那儿有这么多好玩的道具,你们用起来啊,你这样挖沙多没劲。”

原因分析:首先,孩子游戏时,老师总觉得不支持下,就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。

其次,老师希望的是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,而不是真正建立在已有基础上去引导孩子。

你可以试一试:

▲ 请坚持所有的指导都是基于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。

▲ 在孩子的想法上、方向上去延伸,而不是为了实现成人的意图与期待。

当孩子表现好时

案例5:每次,当孩子表现得好时,老师大多会说:“你真棒!”好似这句话是什么灵丹妙药,孩子都很喜欢似的。

原因分析:首先,这样的夸奖只是单纯的赞美,会让孩子难以继续挑战自己。

其次,这可能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,经受不起挫折。

你可以试一试:

▲ 在表扬孩子时多用描述性的语句,夸孩子的过程、努力和思考。

▲ 在活动中,夸奖孩子的坚持、细节、创意、合作、勇气、责任心等,让孩子能明白老师是注意到自己的。

当孩子表现不好时

案例6:小当孩子吃饭慢时,老师可能会批评孩子:“怎么每天吃饭都这么慢,再不吃以后就别吃了。”

原因分析:首先,用错了批评的方式,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,反而使得关系僵化。

其次,用错了批评方式,孩子还听不进去,又不管用。

你可以试一试:

▲ 倾听孩子,相信孩子所做的每件事背后都是原因的。

▲ 相信孩子,从当时发生的具体事情入手,有条理地进行分析,指出原因,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行为的严重性。

最后的话

看了上面的内容,你是不是会很害怕再去和孩子说话了?本文主要的目的是抛砖引玉,唤起各位老师对师幼对话的重视而已。

俗话说:“实践出真知”,只有多去与幼儿沟通,交流,自然就会不断提升高质量的师幼对话。

Copyright  2015-2018,www.bmlanti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
地址:天津市河东区津塘公路与十五经路交口(交警六纬路支队旁)

电话:19902009726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